手机版 | 登陆 | 注册 | 留言 | 设首页 | 加收藏
当前位置: 网站首页 > 文娱 > 文章 当前位置: 文娱 > 文章

乐府长诗·观音山传奇

时间:2023-09-22    点击: 次    来源:优网    作者:马建勋 - 小 + 大

乐府长诗·观音山传奇

         马建勋

(一)
    灵霄云气瑞,碧落霓霞连。阆苑花重锦,瑶池开琼筵。又逢蟠桃会,转瞬岁九千。王母欣盛况,遍邀大罗仙。敕令七仙女,采桃勿迟延。仙子奉懿诏,相约踏云烟。风吹裙裾舞,身轻倩影翩。环珮系珠玉,天音动管弦。桃园仙实熟,红白色愈鲜。摘得玉篮满,犹觉逸兴绵。中有小七妹,楚楚最堪怜。玩心如童稚,扑蝶似莺穿。佩珠忽挂树,断链坠胸前。灵光方乍现,跌破九重天。未及探臂接,业已落尘廛。
    仙子皆叹息,惜珠难结缘。殷殷语相慰,七妹独凄然。海枯尚有日,珠还不知年。

(二)
    万物有灵犀,宝珠焉蒙昧。天地孕其精,阴阳润其内。择向堕南天,东莞承其睐。化作青山青,秘境增胜概。山水蕴珠灵,风华亦绝代。紫气起芳蘅,葱茏覆青黛。飞花节季馨,落瀑珠玑碎。仁兽憩林泉,灵禽双结对。木岚壑漫濛,玉露枝凝瀣。气象自祥和,云霞笼叆叇。幸哉野人家,俱是渔樵辈。赖有此山依,视如上苍赉。风雨泽田园,阡陌溪泉溉。衣食足可丰,果蔬未绝载。父老谓珠山,倾心皆爱戴。恰似碧珠生,明媚景长在。绝胜具形神,清新凝生态。咸谓居此间,不羡繁华阓。

(三)
    适有高僧者,释号曰慧深。佛学臻化境,色空悟禅心。游方踪不定,四海任浮沉。借途泛南海,欲向普陀寻。路经东莞地,心动忽难禁。瑞华明灭处,遥望碧山崟。悬日中天灿,云峰遍流金。仿佛华盖耀,庄穆气森森。识其钟灵秀,珠山隐瑶琛。藉此弘佛法,必可传释箴。慧深意已决,策杖步登临。欣然得佳境,结庐在荒岑。誓发十方愿,筑寺奉观音。化缘行不辍,寒暑屡轮侵。夜冷孤望月,午炎独对禽。
    经年逾五载,宏构起禅林。香火何鼎盛,三界尽居歆。祀祷皆灵验,庶众泽慈霖。

(四)
    遥距二万余,东去罗刹国。恶气笼岛礁,秽浪翻浑黑。斯地多魔群,罗刹横行域。酋首乃巨妖,其面颜如墨。暴睛额上生,獠牙露口侧。自号蛮螳王,孔武强魔力。是夜未成眠,阴阳调气息。忽见隔海天,白光贯西极。灼灼发其华,魔头诧惊惑。心忖此奇珍,缘何无人识。遂起驾黄风,疾向宝光逼。知此珠之灵,贪念必欲得。若能聚其魂,炼形还原色。法宝乃无双,仙佛孰能克?奈何此禅林,佛法不可抑。
    屡试皆功亏,梵音阻阴蚀。数日久觑窥,终难寻其匿。灵物具灵犀,焉凭魔爪拭。

(五)
    所求无所获,辗转复彷徨。垂涎空对宝,恶念生心房。巧取难得逞,豪夺欲用强。毒谋心头计,狡黠腹中藏。窃闻刘使君,欲壑未可量。贪奢犹无度,枉法轻国纲。于是临衙署,幻化蛮螳王。变身堪舆客,求见入华堂。先献金夺目,后贿玉凝光。使君喜形色,欢洽胜寻常。魔头投所好,鼓舌巧如簧:城东珠山坳,风水气呈祥。左右分龙虎,上下聚阴阳。文采发草木,魁星悬正央。筑宅如得此,子孙衍世昌。
    三代发枝胤,应出状元郎。愿效绵薄力,助君得所尝。寻穴堪吉址,文脉恒绵长。

(六)
    魔语惑心扉,使君欲贪炽。无厌未有终,恃权犹得意。故而签批文,驱兵逞恣肆。魔头导于前,汹汹酷吏至。封山阻通途,狂嚣呼拆寺。仗势做强迁,狰狞如鬼魅。僧众与山民,不屈降祸祟。纷纷聚山门,更坚护寺志。挽臂筑人墙,无惧刃锋利。佛号震青冥,生死皆无避。衙卒无奈何,魔头计难遂。屡欲逞威狂,犹恐毁珠忌。灵性惧血污,暴行珠光瘁。软硬两兼施,毁佛休可议。僧在寺不迁,僧亡魂不弃。
    慧深正言辞,浩然震天地。贯耳动雷霆,妖邪闻惊悸。数日拒相持,未能得所嗜。

(七)
    诡计施无果,再谒使君门。阴毒谋暗室,蜮沙射影喷。魔头狞笑冷,趋前献佞言:我修魇山法,道力夸独尊。封禁断舆脉,布阵锁灵根。届时山失色,万物尽沉昏。何愁不趁意,威赫起梁园。使君欣抚掌,得色隐无痕:仙师非俗辈,手段定乾坤。惜我经宦海,难擎散魂幡。虽姓金刀卯,未能断人魂。若得珠山宅,世世咸感恩。两相欺心昧,无视逆天论。忘形情难耐,频频互举樽。魔借府衙势,权孳魍魉繁。
    合流融污浊,为祸乱轩辕。堪叹斯净土,不免妖瘴浑。复哀灵珠子,劫难降仙源。

(八)
    魔道逞淫威,作法妖氛漫。黑雾蔽天光,生灵俱涂炭。魔头化原形,螳螂耸天半。巨臂破山开,灵脉横截断。瑶草亦枯焦,琪花落零乱。鸾影不复来,麟踪无从唤。落瀑涸溪源,空山绝烂熳。青绿色渐凋,沟壑分数段。稼穑弃犁耕,家园生祸难。复怜下里人,流离无安晏。掩泪几回眸,徒作伤心叹。魔势倚猖狂,妖霾冲河汉。尸油燃冥灯,地煞数演算。魇咒催念词,热瘟四围散。欲倾怨毒心,毁灭寺僧捍。
    炼气采精华,攫珠在夕旦。只待聚珠魂,成形宝光灿。纵横天地间,谁人与争冠。

(九)
    魔焰焚山崩,愤起护山人。誓与生死共,何惜此微身。慧深忧心苦,不忍累群伦。愿以身殉法,不妨我成仁。虔诚祷莲座,舍己证果因:菩萨知我意,慈悲拯沉沦。勿使魔道长,毁寺化为尘。涅槃已意决,肝胆昭天陈。自焚在今日,以死庇僧民。言罢架干柴,端坐凝元神。众僧悲痛挽,不变死心真。修行即修己,归宿莫问津。唯愿皮囊毁,重度珠山新。环簇泣跪别,祈赴西土垠。齐诵大悲咒,句句重千钧。
    悲声九霄彻,泪痛天地呻。颤抖难举火,不忍燃其薪。佛门遭魔劫,哀怨动高旻。

(十)
    烈烈焰方腾,忽降及时雨。五彩瑞云临,霁天重焕宇。耀目罩祥光,白衣皆仰睹。大士降凡尘,慈悲解厄苦。璎珞烁精华,赤趺踏云缕。挥袖散妖霾,光明满岭坞。挥洒杨柳枝,甘霖泽焦土。万物尽复苏,云山还眉妩。葱郁花木新,绚丽云霞聚。众僧跪尘埃,感恩发肺腑。我佛现神通,观音怜情抚。山寺复生机,灵禽亦翾舞。方圆明媚盈,山水祥和溥。菩萨语众生,圣音启唇吐:正邪必相争,魔佛不与伍。
    纵有一时劫,不废佛光煦。尔等坚本心,正果焉能侮。我自南海来,当除此魔主。

(十一)
    魔阵瞬间破,魔头岂心甘。恶欲难得逞,怀恨犹怀惭。无计穷法力,有待率兵戡。疾奔使君府,诳语惑再三:僧人修邪法,宝穴弥妖岚。纵将此山占,亦绝灵气涵。我尚修为浅,仙力未尽谙。几番通玉帛,彼僧不与谈。唯有干戈镇,荡平未可耽。使君思踌躇,难消欲壑贪。亲率弁丁众,直向珠山探。人身空具相,心性似魔婪。焉知今日行,万劫陷沼潭。挥鞭急纵马,一众至山南。魔头发嘶吼,狂怒眼中含。
    使君山前望,虎视亦眈眈。发令行杀戮,寒芒映剑镡。煞气风吹凛,黯淡天之蓝。

(十二)
    忽见白云端,观音现本相。遥指发斥声,震撼青冥上:佛意本慈心,宽容尔丑状。奈何不轨心,贪毒不自量。今振大威严,除魔山底葬。言罢柳枝扬,片叶飞镝创。使君与魔头,定身不能抗。一人一螳螂,伏地魂魄丧。惊惧做哀嚎,战栗俱绝望。山体缓缓升,遮天成巨嶂。霹雳炸轰然,落地烟尘荡。魔头散形神,使君化齑酱。永镇封印中,万世沉岩浪。观音望慧深,目光明且亮:舍身护佛门,大德堪榜样。
    西土罗汉身,待尔归来贶。此别会有时,灵山共相访。勿惰修行心,乃登云峰旷。

(十三)
    群僧跪拜别,仰止瑞光环。白衣遗圣像,慈恩传宇寰。杨枝泽海岳,雨露润荒蛮。依依望云断,冀盼菩萨还。渔耕归故土,欢语话乡关。不再厉魔劫,无复贪吏患。历劫更旖旎,有景尽斑斓。白鹿林泉隐,青猕岩木攀。波光棹潋滟,芳渚落鸥鹇。升平固乐土,丰裕别苦艰。饮水思源处,感恩铭内间。新世纪将曙,万象焕新颜。父老相聚议,改曰观音山。有司李近维,慧眼识芳蕑。邑中公园立,福祉享千传。只惜赴它任,继者狼狈奸。风雨狂虐扫,莞名蒙垢瘝。子孙应怀记,勿使痛忆删。

(十四)
    今日再登临,莫道传奇渺。慨叹在今时,魔争犹未了。昔者开斯山,苦辛谁者晓。倾付心血人,历劫难言表。野岭辟荒芜,坦途通窈窕。玉石塑观音, 圣像何皎皎。千年名山现,方圆祥云绕。创业见方兴,奈何黑恶剿。贪欲屡相侵,恶贯何言少?又见使君凶,重遭魔道扰。断电毁山林,倚势强征缴。可叹善行艰,独抗众宵小。轻法逞淫威,逼收寻衅挑。无视重民营,初心亦背矫。仰止望莲台,青冥仍洁皛。试问恶之流,清苍岂可藐。善恶分早迟,果报见分秒。欺人难欺天,天心自可皦。

(十五)
    创业何坎坷,回首作忿悲。经营廿四载,申诉遥无期。可叹人已老,不复见青丝。护山终无悔,此心问谁知。不忍珠灵毁,任被秽污欺。绿水青山地,天赐胜瑶池。岂因一时利,而废千年基。生态国之重,焉敢藏昧私。不闻下民哭,可是公仆为?罔顾林泉美, 伐垦皆滥施。乐园曾绮丽,触目现疮痍。痛心复疾首,愧对此传奇。慧深敢舍己,无忌自安危。我辈应如是,不屈恶风弥。佛光犹可佑,菩萨慈目垂。
    俯瞰人间事,正气岂有亏。溯史言三武,毁佛俱夭衰。佛魔不两立,善恶报有时。


(依《平水韵》,一平一仄交替用韵,全诗正文共2700字,超过《离骚》211字。)
故事概况:
观音山传奇
    某日,七仙女众姐妹去蟠桃园采摘蟠桃途中,七妹不慎将佩戴胸前的一颗宝珠遗落,宝珠下坠凡间,在东莞化成一座青山。当地百姓称之为珠山。
    后来一位高僧慧深途径此地,见山上祥云缭绕,紫气氤氲,便在此结庐修行,并四方化缘,盖起了一座观音寺院。因其颇具灵验,所以香火鼎盛。然而罗刹国有一魔头知道珠山是仙女宝珠所化,如能占有此山,将宝珠精气聚集重新烧炼成珠,必将成为一件举世无双的法宝。于是魔头变化成堪舆先生,游说官府贪官,说此山乃是文华聚气的宝地,藏有吉穴,如占有此山,必将家道兴旺,子孙后人将出状元郎。贪官听信妖言,派兵去驱赶僧众,欲拆毁寺院。寺僧与百姓一起护寺,贪官阴谋未能得逞,魔头做起妖法,使珠山妖气弥漫,草木枯萎。高僧欲自焚涅槃,舍身护寺,此举感动上苍,观音菩萨显灵现身,与魔头斗法,将魔头与贪官尽数镇压在山底,并以杨枝甘露,重新恢复珠山的原貌,众人感激观音菩萨恩德,遂将珠山改称观音山,世世代代受后人敬仰。
作品说明:
    第一段:写七仙女为瑶池盛会采摘蟠桃,小妹贪玩,不慎将胸前佩戴的宝珠遗落凡间。
    第二段:宝珠落到东莞境内,化作一座青山。此地百姓赖其福荫,安居乐业,其乐融融,胜似桃源。当地百姓将此山称作珠山。
    第三段:有一高僧慧深途径此地,见此山瑞色盈盈,祥光灿灿,知道这是一座宝山。于是在此结庐居住,发誓要四方化缘,在此建一座观音寺院。
    第四段:罗刹国有一魔头,夜里修炼时遥望远方白光直冲天际,知道那里必有稀世珍宝。便前去查探,发现宝光乃是宝珠之灵,如能聚此灵光修炼成形,必是一件举世无双的法宝。然而此山因有佛法庇护,魔头一时无法得逞。
    第五段:于是魔头幻化成堪舆先生,以重金结交贪官刘使君,蛊惑说此山风水极佳,乃是文华聚气之地,如能占有此山建筑私宅豪院,后世子孙必有状元之位。
    第六段:贪官听信妖言,派兵欲驱赶僧众,占山筑宅。寺僧与当地百姓齐心护山护寺,绝不屈服。
    第七段:魔头见阴谋无法得逞,又与贪官勾结,向贪官献计,要利用魔法破坏宝山的灵脉。
    第八段:魔头现出原形,变成一只巨大的螳螂,挖断珠山脉气,并摆下冥灯妖阵,使此山变成一片焦土,民不聊生,流离失所。
    第九段:观音寺方丈慧深不忍连累众人,愿舍身护法,祈求上苍挽救毁佛的命运。
    第十段:就在慧深举火自焚之际,观音菩萨显圣降临,挥洒柳枝甘霖,驱散妖雾,使山上万物复苏,重发勃勃生机。
    第十一段:魔头不甘心失败,又跑去联合刘使君,率领官兵准备屠杀山上的僧众。
    第十二段:观音菩萨施展法力,将魔头与贪官镇压在大山之下,永世封禁。
    第十三段:劫后重生的珠山,又变成百姓的家园乐土,为了感恩观音菩萨的拯救,父老乡亲商议后,决定将珠山改称观音山,以铭记菩萨的恩德。
    第十四段:今日登临观音山,不由回顾起当初开山者经历的艰辛,以及为护山与欲抢占观音山的黑恶势力的斗争。
    第十五段:描述观音山现状,为什么对一个国家级森林公园的恣意破坏,无人管无人问,视若无睹。 

上一篇:没有了

下一篇:没有了

推荐阅读
联系《优网》 | 关于《优网》
渝ICP备19017565号  |   QQ:625764804  |  地址:北京市房山区良乡大学城  |  电话:010-86753111  |